未标题-6.png

玉清导览     道茶素斋‍     活动报名‍   法会安排

邵阳文仙道观文化

邵阳文仙道观文化

夏晓山


a044ad345982b2b73dea73fd32adcbef76099b96.jpg  

  在新邵县巨口铺镇的文仙山上,座落着一座千年道观――文仙观。在邵阳宗教史上,白云岩和文仙观可谓一对最耀眼的“双子星座”,一个是佛教圣地,一个是道教中心。与白云岩相比,文仙观的渊源更为悠久,气势更为浩大,影响更为深远。从晋朝高坪县令文斤在此修道成仙起,它就是邵阳的一个重要地理标志。在唐朝时,地方官员屡屡上书为文斤请功,到了宋朝,宋太祖赐黄金千两为文斤建观,文仙观与当时极负盛名的江西龙虎山道场齐名,可谓盛极一时。

一、文今挂冠隐居

文仙观,其得名源于晋朝高坪的一个县令――文斤。那末历史上是否有文斤其人呢?如果有,那么文斤又是什么时代的人呢?是哪里人呢?为什么文斤好端端放着县令不做要辞官隐居呢?为什么文斤最终选择了文仙山呢?文斤又给文仙山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来研究这个一千多年前的神秘人物――文斤。

自晋朝以来,均有对文斤和文仙山的记载。最开始记载文仙山的是晋朝的罗含,他在《湘中记》中记载:“文斤山上有石床,方高一丈,四面绿竹扶疏,常随风委拂。”同样成书于晋朝的《湘川记》记载:“文斤山上有石床,长一丈有四尺,丛竹蒙密,随风飘扬,委于床侧。”

唐代《邵阳图经》也记载:“公姓文讳斤。晋咸康中为高平令,隐於此山,得道羽化,故名文仙山。” 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主编的《新唐书》地理志上记载:“武德七年省邵陵县入焉。有文斤山。”这说明,当时文斤山属于邵陵县。

明朝陆应阳的《广舆记》记载:“新化名山独曰文斤,谓晋时高平令文斤修炼之所,上有丹灶石床遗迹。”

清朝史籍对于文斤和文仙山的记载更多。如清康熙年间的《宝庆府志》记载:文仙山“山高十里,嵯峨耸秀,上有长龙洞迸出双泉”。

透过这些史籍上的记载,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历史上确实有文斤这个人,而文仙山正是因文斤而得名。

那么文斤是什么时代的人呢?现在流行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文斤是西晋晋武帝咸宁时人。宗教界普遍持这种说法,甚至文物部门都采信这种说法。依据是什么呢?民国二十四年,一本叫做《文斤道教宗谱》的书记载:“文斤号超然子,江西南昌洪都府洪都人氏。晋武帝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授高坪县令。任满三年,辞职隐居高顶山长洞中,烧汞练丹,修神养性。至东晋宁康三年(公元375年功成圆满,驾鹤而去。”

另一种则说文斤是东晋晋成帝时人。依据是什么呢?《全唐文》卷中收录过唐宪宗元和之际的诗人潘滔的一篇文章《文公祠记》。《文公祠记》中写道:“按《邵阳图经》,公姓文讳斤。晋咸康(335年-342年)中为高平令,隐於此山,得道羽化,故名文仙山。”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全唐文》、《邵阳图经》是官方文献,属于正史,而且记载的时间要比《文斤道教宗谱》早上一千多年,自然可信度要高得多;从当时的生活条件来看,“人生七十古来稀”,如果文斤是西晋武帝时人,那么他逝世时已经有120岁左右,这在当时那个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的。相反,如果文斤是东晋成帝时人,那么他逝世时则在70岁左右,还是完全可能的。我认为,文斤应该是东晋成帝咸康时人。  

那么文斤是哪里人呢?根据史料,文斤是江西省洪都人,也就是现在的南昌。

文斤是文仙观的开山祖师,文斤为什么会信奉道教呢?我们来分析一下,至少有两个因素:

一是当时道教已经得到广泛传播。自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后,道教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播,东汉末年发动黄巾起义的就是太平道。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受到残酷镇压,但道教的另一重要分支五斗米道,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为教主张鲁向曹操投降,并与曹氏联姻,从而受到政府保护,道教得到继续传播。此外,金丹派、上清派、灵宝派等道教流派在当时也较有影响。这说明,当时道教在两晋时代已经走进上流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文斤自然会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

二是统治者的倡导。西晋的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十分崇尚道教,并多次在五品以上的高级干部中进行倡导。此后,晋朝历代统治者都继承了这一传统,十分崇尚道教。  

    那么文斤为什么会辞官隐居呢?我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缘于对社会的不满。文斤生活在东晋时代。这个时期,可谓内忧外患,匈奴等少数民族在外四处侵扰,战争不断,比较大的战役有淝水之战;在东晋朝中,外戚和权臣轮流专权,叛乱此起彼伏,在内忧外患之下,整个东晋王朝混乱不安。

第二是因为官场十分黑暗。两晋时代,门阀之风盛行,官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在士族势力的挤压下,象文斤这样没有社会背景的正直知识分子,生存空间异常狭小,自然深感迷惘,看不到未来。

最后一个原因是缘于对道教的崇拜。古人说:“寻乐境,乃学仙。”道教是一种主张崇尚自然和清静无为的哲学,它设定的人生终极目标是修仙飞升。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潜入深山,采药练丹,修心养性,以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为了追求“修仙飞升”的目标,醉心道教的文斤最终做出了辞官隐居的决定。

   其实在晋代,隐居的人还不止文斤。在文斤之前,有竹林七贤,个个都是隐士;在文斤之后,有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陶渊明和文斤有着很多的共同点,首先他们是江西老乡;其次,他们都崇尚道教;再次,他们都担任过县令。文斤隐居前是高坪县令,陶渊明隐居前是彭泽县令,他们都是在县令的位置上隐居。由此可见陶渊明当初辞官隐居,或许曾经受到过文斤的影响。

二、文今名山名观

   古人有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这句话在文斤身上得到很好的验证。

文斤在担任高坪县县令前,曾经在朝廷中任过职,后来因为受到士族子弟的挤压,被贬逐到高坪县任县令。文斤在任县令期间,常常深入民间访察疾苦,并利用他高超的医术和方术为老百姓治病。文斤见高坪地方偏僻,农业生产技术不发达,便从老家带来一些庄稼能手和工匠,在这里传播先进的技术。这些乡音不改的江西老表,在此世世代代定居下来。在今天的隆回高坪镇,这些江西人的后代说话仍带着浓浓的江西话味道。

  文斤在当了三年高坪县令后,毅然挂冠而去,携夫人粟氏隐居到高顶山,也就是现在的文仙山,潜心修炼,烧炼丹药。

邵阳境内,群山连绵,大小山脉成千上万,文斤为何独独钟情文仙山?

文仙山位于新邵县巨口铺镇文仙村,山高 643米。当时的文仙山属于高坪县。文斤在忙于政务之余,并没有闲着,而是遍访县内名山,最终为自己找到了文仙山这么一个好地方。

文斤选择文仙山,应该至少有三个理由。

一是文仙山风景秀丽,适合隐居。古人隐居,几乎都会选择风景秀丽的地方。文仙山前环绿碧水,后倚高崖,风光秀丽。特别是登上文仙山顶后,俯首远眺,只见新化和邵阳一带的山脉,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全部簇拥在文仙山的周围;一条小河象轻飘飘的玉带一样,缠绕着文仙山,若隐若现;近处更有沙洲静卧,村居错落,真是山川秀丽,历历如画。清朝的一个学者段松庐曾有过生动描绘。有一次游文仙山,见这里奇崖挺立、古树参天、怪石嶙峋,不由得发出由衷的赞叹,欣然写下《游文仙山记》。其中一段翻译成现在的话是这么说的:“文仙山背倚三座白色石崖,这些石崖象刀削一样,奇峭挺拔,又有古树参天,巨大的树荫遮住了崖顶,石崖上有三个硕大的孔洞,黝然深黑,看了这些奇观,内心雀跃,这里真是千古名山,名不虚传啊……”

二是文仙山物产丰富。文仙山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是一个富庶的地方,物产丰富,特别是盛产名茶。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和徐渭《徐长文秘集》所载全国名茶中都有“宝庆茶”,而“宝庆茶”中最有名的当属文仙山茶,品质优良,是历代贡茶。而在两晋时期,茶是一种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三是文仙山矿藏丰富。新邵是全国知名的有色金属之乡,而巨口铺又是盛产矿藏的地方,今天仍有高家坳金矿、白云铺铅锌矿等矿产企业。文仙山及其附近丰富的矿藏,为文斤炼丹提供了极大方便。

如此看来文斤当初选择文仙山,的确是独具慧眼。文斤在邵阳隐居其间,不仅在文仙山上留下了众多生活烙印,他还和夫人同时在今龙溪铺镇大名山和隆回县雨山铺镇隐居。龙溪铺大名山与文斤山遥遥相望,文斤夫人黎山圣母在此始创大名禅院,后来成为一方佛教胜地和风景名胜地。大名禅院现存有千年石碑《灯田碑记》一块,上有碑文载明:“邑主文斤夫妇修炼场所。”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从文斤在文仙山隐居修炼后,这里迅速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道教仙山,《九州山河录》等地理著作均对文仙山作了记载,并将文仙山列为和南岳衡山、洞庭君山、长沙岳麓山齐名的湖南名山。

文仙山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知名度,是因为有文斤,文斤成就了文仙山――一座千古名山;文斤也成就了文仙观――一座千年道观。

三、文今福音百姓

文斤在生,做了许多有益老百姓的好事,特别是死后,他的事迹越传传神,逐渐成为一个神话。人们为了纪念他,将高顶山改名为文斤山,许多民众慕文仙之名,来此祈福祷雨,效果相当灵验,逐渐在官府和民间均赢得崇高声望。

   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文公祠记》,便记载了文斤两个显灵的故事。传说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邵阳大旱,烈日当空,秧苗枯倒。县令韩谨辉至诚至恳,前来文仙山拜见文仙,祈求文仙降临雨水,许愿为文仙刻石碑、表圣功。“文仙”立刻响应,顿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这一年高平人民灾后丰收,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韩谨辉也应诺上表为文仙请功。大唐皇帝居然批准了县令韩谨辉的请求,给已经死去近500年的文斤刻碑铭功,这是与唐朝视道教为国教,崇尚道教分不开的。

时隔14年后,也就是唐代元和三年,旱灾再次降临邵阳,百姓又到文仙山求雨,不多久,果然灵验,天空降下喜雨。诗人潘滔在目睹这一幕后,写下了有名的《文公祠记》,文中生动地记载了文仙显灵的场景:“洒膏雨兮九谷丰,黎庶歌兮乐时雍”。

到了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得知在文斤山祈祷之灵验后,赏库金千两,派遣道士张景华在文仙山修建道观,也就是今天的文仙观。根据记载,张景华也是江西人,文斤的老乡,相传张景华还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嫡传弟子。

文仙观真正形成规模扩大影响还是在宋徽宗期间。宋徽宗是一个很迷信的人,他当上皇帝后对道教深信不疑,并自任教主。宋崇宁年间(1102-1106),宋徽宗一方面颁“诏禁巫觋”,同时封赠传说中的上梅山隐士文斤为道教“妙应真人”。根据《文公志碑》记载,宋朝历代皇帝接连给文仙加封仙号,至南宋宁宗时,先后有宋徽宗、宋高宗、宋宁宗三位皇帝五次给文斤加封仙号,总称“妙应妙感惠应普佑灵济真人”,被尊为“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祖师”,三个皇帝给文今五次加封,这就是道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三皇五封”。

到了明代,文仙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宏大的道观群。

清朝统治者重视佛教,对道教采取抑制政策。但文仙观的香火仍然十分旺盛。

由于宋太祖赐金建观,先后五位皇帝颁赐封号,文仙观迅速扩大规模和影响,从文仙观发派的道观达到108院,遍布全国各地,成为与江西龙虎山道场齐名的著名道场,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南方一千多年的道教中心。解放前,文仙观仍然十分壮观,当时各个殿宇均未遭到破坏,观中仍有几十名道士,香火旺盛,来此烧香祈福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道场不断。自然,文仙观也成为文人墨客最向往的地方。明代诗人邹蒙、清代诗人“双吴”吴耕、吴思树和“三欧”欧阳鹤、欧阳芬、欧阳槐等均在这里游玩过,并留下动人的诗篇。其中邹蒙的《游文斤山》可算是其中的代表作。邹蒙出身于书香世家,也是官宦之家,其父邹廷望、弟弟邹泰均登科中举,担任朝廷命官。《游文斤山》是一首七言律师,共有八句,下面我给大家念念:

几见归田薄宦情,那知辟谷学丹成。

崖花竟日向人笑,石竹终年拂榻青。

云护洞门深窈窕,雨余荒陇自耘耕。

熙熙甲子何须问,且听高平长啸声。

这首诗不仅道出了文斤淡“薄宦情”、辞官学道、清苦明志的心迹,描绘了文仙山“崖花竟日向人笑”、“云护洞门深窈窕”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写出了文仙观“熙熙甲子何须问,且听高平长啸声”,道教绵延、香火鼎盛的景象。

四、文仙道观兴衰

文仙观是是我国南方道教文化的一颗活化石。在经过文革那场灾难以后,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它独特的价值。1986年,文仙观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文仙观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文仙观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仙观的主体建筑三清宫(三宫殿)被列为湖南省物质文化遗产。

    自北宋初年建立道观后,文仙观在历史上曾经屡修屡毁,屡毁屡修,规模比较大的修整和扩建先后有4次。明代永乐三年(公元1406年),文仙观进行第一次大修;明万历(公元1573-1620年)年间,文仙观进行第二次大修,由灵真宫、城隍庙、三宫殿、玉皇殿、五岳殿、文斤殿构成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3年),文仙观进行第三次大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由道士主持进行第四次大修。解放时,文仙观规模已经颇为壮观,已有七座古建筑。且在同一中轴线上,依山而建,一殿高于一殿,两侧各有一条青石板路,规模宏大。

历史上,文仙观先后遭到的规模比较大的毁坏也有4次。元代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文仙殿被毁,这是第一次大毁;明朝中叶,文仙观遭遇第二次大毁;1958年,文仙观遭遇第三次大毁;1966年,文仙观遭遇第四次大毁。1966年就拆了三座殿,殿内大钟让人打碎卖到铁厂,供桌让人拿做家用,锣鼓让学生拿去搞宣传,保留下的三官殿、城隍庙让村民当成仓库。经过多次毁损之后,文仙观风光不再,目前仅剩三官殿、城隍庙和1996年重建的玉皇殿,古建筑中三官殿保存最为完好。

文仙观的文化价值和文物品位无可伦比。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三宫殿。三官殿位于文仙观中部,坐西朝东,面阔三间,全长 10米,进深二间9.6米,建筑面积101平方米,除南北墙为青砖外,柱、梁、坊、东西墙皆为木质构筑。殿内现存一只高约一米的石香炉。炉座上有仰莲和覆莲花瓣、狮象及花草人物图案。三官殿现保存着四只梭柱,这四只梭柱均为杂木,柱的柱石墩为青石质地,鼓形状,上面有浮雕图案。经鉴定四只梭柱为宋代木柱。这四只梭柱历经1000多年依然完好无损,这在我国南方实属少见。

原来文仙观里有生铁铸造的牛角两只。两只铁牛均为正六面体,边长24厘米。牛角分一公一母。公牛角每面向外凸出半圆弧。在1958年,铁牛角曾被投入炉中,但久炼不化。可见历史上邵阳铁器铸造工艺曾经非常高超。那么这么高超的工艺为什么后来失传了呢?主要是因为铁匠师傅在传徒弟手艺时,总是藏一手绝活。由于史料中并未记载铁牛角到底有何用途,因此当时的道观为何要铸造这样一对铁牛角,仍是一个不解之谜。专家们猜测,这牛角可能是文斤修道时所用的炼丹器物。也有人认为,这对牛角和道教祖师爷老子有联系。因为传说中老子的坐骑是一头青牛。还有人认为,铁牛角是文仙观的镇观圣物,因为道士做道场时,都会吹牛角开路。可惜的是,这一对牛角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公牛角让人盗走,至今无迹可寻。

五、道观复兴展望

解放后,文仙观大幅度遭毁,香火已断,道观一度被分给当地农民。文仙观,这座千年古观,这个一千多年的道教中心,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淡忘。当你来到文仙观时,已是一派萧条落寂的景象,价值连城的四不象、碑记摆在地上,无人问津,可惜啊。

近年来,有关部门欲恢复文仙观道观,但今非惜比,香火已然凋零,再也无法恢复以前的旺盛道场了。所幸的是,一些海外侨胞,依然惦记着文仙观。侨胞回县探亲,主动提出要求修葺文仙观。还有文物部门,并没有忘记过文仙观。

近年,新邵县已将文仙山纳入旅游开发的范畴,文仙山有着一些别的旅游景点没有的独特优势,大概有几个方面:一、文化内涵深厚。文仙观是我国道教的一个重要发祥地,有着一千七百多年的道教文化传统,是一个长达一千一百多年的中南道教文化中心,并且保存着上千年的原始道观――三宫殿和石碑刻、石像、石雕刻、道士墓群、线装宗谱、经书、法器等大量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文化和宗教研究价值。文仙山还产贡茶,茶文化渊远流长。同时,文仙山属于上梅山,梅山文化在此影响十分深厚。二是风景独特。这里背倚石崖,前环石马江,俯瞰群山,则邵阳、新邵、隆回、新化各地风景尽收眼底。同时道殿颇具规模,如果加以大力恢复,则将锦上添花。三是交通便利。文仙山位于巨口铺镇文仙山,巨口铺古代曾是邵阳市北路通商巨大口埠。这里是邵阳、新邵、新化、隆回、冷江五地的中心地带,距离五地均不远,交通较方便。

“青鸟时传信,白云长见遮。一旦龙虎合,飞升凌紫霞。”象清代诗人欧阳槐在《文斤山怀古》中吟咏的一样,我们期待着,文仙山能够借旅游开发的天时、地利、人和之机,能够弘扬道教文化,恢复名胜景观。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