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6.png

玉清导览     道茶素斋‍     活动报名‍   法会安排

略论《黄庭经》的养生思想

略论《黄庭经》的养生思想

来源:黄信阳博客     作者:谢路军  


微信图片_20180111121548.jpg


《黄庭经》是中国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与《周易参同契》、《悟真篇》被誉为道教三大内丹经典著作。该经典是中国养生发展史上最早和最完备的一部阐述气功和养生理论的专著,并且标志着气功开始从先秦以来传统的以炼养呼吸系统为主的吐纳行气方法,发展为以意念(心)和生殖系统(肾)为主的内气修炼方法,因而在历史上备受推崇,被誉为“寿世长生之妙典”。陈撄宁先生评价说:《黄庭经》“尤属丹家之要旨,为玄门之总持矣。”(《黄庭经讲义》)

《黄庭经》被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不著作者姓氏,也不著年代。该经典的思想承袭了《黄帝内经》、《老子河上公章句》以及《太平经》等书中的脏腑理论与养生学说,特别是与《太平经》中的“思神”、“守一”等道教神仙思想相结合,将道教内丹派的固精炼气说从理论上推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为唐宋以来内丹说的重要渊源;经中又继承了早期道教关于养生的学说,并宣扬人的一切皆由神来主宰的观点。

该经典以七言歌诀的形式描述道教的修炼与养生理论,世传由晋魏华存流传下来。最早著录此书的当推葛洪抱朴子•遐览篇》。葛洪在《抱朴子•自叙》中说,此书至建武中乃成定稿,凡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据北京大学的许抗生教授考证,《黄庭经》成书最晚不得迟于公元317或318年,大概产生于西晋时期。《黄庭经》有《内景经》、《外景经》与《中景经》三部。《中景经》多疑为后来人所作,因此《黄庭经》一般不包括《中景经》在内。《黄庭经》自晋代以来流传很广,成为道教上清派所尊奉的主要经典之一,后来又成为全真道功课之一。此后,这种内丹派的道教思想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学说一一黄庭学。

《黄庭经》作为一部早期的道教经典,对后世道教的影响极其深远。虽然《黄庭经》行文晦涩,有很多隐喻和难解之处,但是仍然阻挡不了它自身的魅力。历代修真的人大多修炼此经,被道教称为“学仙之玉律,修道之金科”。

《黄庭经》的养生修炼的思想总的来说又可以归结为清静无为的学说;存神、炼气、固精的学说;漱咽津液的学说;三丹田的学说、五脏六腑的学说和天人合一的学说等内容。

(一)清静无为的学说

《黄庭经》继承了老子以来的道家清静无为的养生思想并加以发挥。文曰:“作道优游深独居,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自乐何思虑,羽翼已具正扶疏,长生久视乃飞去”(《外景经•中部经第二》)。虚无恬淡,无思无虑、清静无为乃是长生久视之道。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即学道修道应做到去除自己的私欲,乐好清静,这样才符合“道”的体性。《道德经》中又说:“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说,灾祸发生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嗜欲,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因此,要以寡欲为行为准则,最终达到“道常无欲乐清静”的最高境界。元太祖成吉思汗问邱处机治国之方和长生久视之道,邱处机认为“治国要以敬天爱民为本,修身要以清心寡欲为要”。学道信道之人,首先要学会清静,以常清静为行为标准,才能实现修行而得道的追求。“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把清静之教义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清静经》又说:“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修道就是要通过修炼由浊而返清,由静而生动,使生命的原动力得到保藏和养育,生命的质量得到提高。  

道教对欲望的态度是清静寡欲。而《黄庭经》更加强调要清静无为,把恬淡无欲作为修行者的最高要求。这是《黄庭经》对欲望的看法,属于清修派的观点,也是对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黄庭经》提倡的“无欲”是和保精固精思想联系在一起的。修道之人,最重要的是要保精固精,如此才能结丹,精气不外泄,达到长生的目的。

《黄庭经》对欲望的看法是要求断欲、无欲。陈撄宁先生在《黄庭经讲义》一书中,将“断欲”列为专门的篇章来讨论。认为要达到返老还童的境界,就必须断欲固精。书中认为:“若古今养生家所言节欲者,非神仙家本旨。徒曰节制,于事无济,必使断绝,方获全功。且不仅禁男女之合,又用法闭精窍之门,待其永无漏泄而后已”。可见断绝欲望在修炼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存神、炼气、固精的学说

《黄庭经》是一部修炼内丹的道教经典,存思法是经中最重要的修炼方法,此法后来也成为上清派的主要修炼方法。《黄庭经》认为,人的一身各个部位各种器官(五脏六腑、泥丸百节、眼耳鼻舌等等)皆有神灵在主使(“泥丸百节皆有神”),神存则人存,神亡则人亡。所以养生修炼重在存念诸神,使之存于身中。气与人的生命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气存则人生,气竭则人死,以此呼吸元气对于生命尤为重要,所以《黄庭经》又重炼气。至于损害身体最大者,莫过于纵欲使人身中的精气泄漏,以此《黄庭经》至慎房事,重禁男女之合。可见,《黄庭经》的养生修炼的基本思想是存神、炼气、固精的思想。

(1)存神。所谓“存神”,又称存思、存想,简称存。存,指意念的存放;思,指冥思其形。存思,又名“存想”,是道教修炼方术之一,要求闭合双眼或微闭双眼,存想内观某一物体或真神的形貌、活动状态等,以期达到集中思想,去除杂念,达到凝神聚气的状态。存思的对象很广泛,包括存思天象(日、月、星,云)、景物(气、炎火)、人体(五脏、丹田)及神真(身内神和身外神)等。存思可谓最具特色的道教修道术。道教中素有“是故为学之基,以存思为首”,“修身济物,要在存思”的说法,由此可见存思法在道教中的重要地位。

存思法起源很早,在《史记》中就记载了扁鹊历视内脏的神功。在《太平经》中也有关于悬象存思法的记载。在早期道教的天师道、灵宝派、上清派中,存思法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南北朝时期的存思法已臻于成熟,此时的上清派尤其被认为是以存思法见长的道派,该派的代表性经典《黄庭经》被认为是各种存思法的集大成之作。

道教认为人的身体各个器官是由各种各样的体内真神所主司和控制,如果这些真神不务职守或者弃人而去,人就会生病甚至死亡;反之,如果经常存思这些真神,就能身体健康甚至长生不死。

《黄庭经》继承了《太平经》等古代道书中关于人身脏腑各有主神的说法,而以五脏神为主,故重视存思五脏神的色、形、气、服饰、姓名等。《内景经》对于存思心、肝、脾、肺、肾等五脏神,都分别加以论述,其中对存思心神的论述最多。如经中认为心有神灵,且是五脏之王,倘若经常存思心神,那么阴阳和顺,脏腑调匀,均无疾病。存思脾神:“脾长一尺掩太仓,中部老君治明堂,……黄衣紫带龙虎章,长精益命赖君王,三呼我名神自通。”脾居中宫,存思脾神,即可增长精气,延长寿命,心虚洞鉴,神灵自通。存思肺神:“肺部之宫似华盖,下有童子坐玉阙。……素锦衣裳黄云带,喘息呼吸体不快,急存白云和六气,神仙久视无灾害,用之不已形不滞。”肺为金宫,在五脏之上,状似华盖。童子、白云都是指肺神。当喘息不定、呼吸不畅、身体不快时,就赶紧存思肺神,便能调和六气而无灾害,常用此道,可保形体不枯衰。存思肾神:“肾部之宫玄阙圆,中有童子冥上玄,……苍锦云衣舞龙幡,……百病千灾急当存,两部水王对门生,使人长生升九天。”肾为水宮。玄阙园,喻指肾之外形。童子、水王都是指肾神。当人正生病时,就应立即存思肾神,这样便能免除疾病。

《内景经》主要阐述人体各部身神,它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每部各有八景神,称为“八景二十四真。”《内景经》说:“兼行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真出自然。”即存思二十四真是《黄庭经》的主要修炼方法之一。《内景经》说道:

至道不烦诀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

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

齿神鍔锋字罗千,一面之神宗泥丸。心神丹元字守灵,肺神皓华字虚成,

肝神龙烟字含明,翳郁导烟主浊清,肾神玄冥字育婴,脾神常在字魂停,

胆神龙曜字威明,六腑五脏神体精。

但是,对于这二十四真神的名称,道教经典并没有完全一致的说法。

《洞玄灵宝二十四生图经》、《太微帝君太一造形紫元内二十四神回元经》、《二十四神行事诀》、《洞玄灵宝三部八景二十四住图》等道经对三部八景二十四真的名称、字号、大小、衣着等做了描述,如上部八景神中的“脑神:名觉元子,字道都,长一寸一分,白衣。”;“发神:名玄文华,字道衡,长二寸一分,玄衣。”这些神的名和字都不是随意杜撰的,而是根据人身各个器官的主要功能、所在位置和气、色、形状、五行方位等,在“假神以托用”的前提下概括出来的。正是因为这些神的主宰,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才得以维持。

这些体内真神不同于其他宗教中的超自然的神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一些主宰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神。这些所谓“身神”,实际是将人体各部器官组织以及经穴加以拟神化,想象这些人体组织器官经穴均有“真神”守护,人应在静功修炼中意念返照,时时守住这些身神,并注意戒欲养身,否则这些身神便要逃离散失,人即得病乃至夭折。《黄庭内景经》说:“六腑五脏神体精,皆在心内连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即使神存于身中,可以使人长生,可以却病去灾,就是在危绝之时只要存住神,亦可使人死而复生。所以存神之说在《黄庭经》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种说法,代表了道教养生家们对人体生理解剖与气功养生修炼关系的特殊认识,为道教气功的存神内炼,尤其是炼养丹田,意守关窍建立了最早的理论依据。自东晋以来研诵《黄庭经》之风极盛。王羲之、黄庭坚等都写过《黄庭经》贴,苏轼仿其体为文,欧阳修为之作序。

《黄庭经》产生后,二十四真神说就在道教中流行开来。其他道经也多有类似的观念,只是各自的二十四神说法不一,名号不同。其实就是在《黄庭经》中,一神也往往有四、五种乃至七、八种名号。修道者若能存思身中百神,则能阴阳和顺,脏腑安和,乃至飞升成仙。

《黄庭经》提出了存思存念,呼唤、注意等方法来存住体内真神。《黄庭内景经》中说:“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但思一部(指泥丸)寿无穷,非各别住俱脑中,列位次坐向外方,所存在心自相当” 又说:“垂绝念神死复生”。即常思念泥丸之神,即可长寿无穷,垂绝时念神即可死而复生,这是一种存思存念的方法。

《黄庭经》中又说:“心部之宫莲含华,下有道子丹元家,主适寒热荣卫和,……调血理命身不枯,……临绝呼之亦登苏”。临绝时呼喚神名可立即复苏,呼喚三声神名可使“神自通”,而不使神路阻塞。这是一种呼唤神名使神长存的方法。

《黄庭经内景经》中还说:“……三神还精老方壮,魂魄内守不争竞,神生腹中衔玉珰,灵注幽阙那得丧”。这里讲的是用心注念或注意于神灵,神就不会丧失,而可得到长生的道理。

《外景经》开卷便道其宗旨是“解说身形及诸神”。它认为“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因而养生应以“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自乐何思虑”为主旨。《外景经》养生术兼及宝精、存神、胎息、吐纳、咽液等,而以存神内炼为主。

由上可见,存神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也并不限于身中某一处,正如陈撄宁先生所说,存神的方法,“不过将神光凝聚于一点,不使散漏之谓也”(《黄庭经讲义》)。

从存神方法的现实意义看,存思体内真神能够培养信徒敬畏神灵的宗教心理,借此心理珍爱身体,同时也可以用存神的办法排除杂念,进而实施炼养形神的道术。根据传统医学身心一体的理论,一个拥有自身具足的、有序的、有意义的内宇宙的个体,往往容易获得心理上的安定感和安全感,而人心理上越有安定感和安全感就越容易获得身心健康。存思的本质也就是通过对人体五脏、日月星辰、山石大海及各种体内真神的想象,来建立自身具足的、有序的、有意义的内宇宙。多行此法能使人气血调理,进而激发人的身心活力。

(2)炼气。所谓炼气,是指道家修炼一般都离不开呼吸之功。《黄庭经内景经•仙人章第二十八》说:“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蓄气以为真”。炼气可使人筋骨强壮,精神焕发,益寿延年,长生成仙。正如《黄庭经外景经•下部经第三》所说:“出入二窍合黄庭,呼吸虚无见吾形,强我筋骨血脉盛”;又说:“呼吸庐间入丹田,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

炼气能灌溉培植灵根和吸气结精,所以能够达到长生的目的。呼吸元气可以使“灵根”永固。灵根喻指人身之命根。心为神根,肾为精根,得元气之养则灵。“灵根”永固自可长生久视。《黄庭内景经•琼室章第二十一》又说:“但当吸气录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若当决海百渎倾,叶去树枯失菁菁,气亡液漏非己形。”即吐纳呼吸元气并要聚结精气(闭房止精),即可使形体荣华,如绿树菁菁,反之元气精气漏失,则叶去树枯,结束了人的生命。

《黄庭经》内外篇都十分重视积精累气对修道成仙的重要作用。《黄庭内景经•仙人章第二十八》认为修仙学道之人,并非有别的方法,而是善于积精累气。《黄庭外景经•中部经第二》也说:“仙人道士非异有,积精所致和专仁”。仙人道士并没有特别的方法,只是通过积精累气,专心一意,才会修炼有成。

《黄庭经》认为,百谷五味虽外表上味道鲜美,却是邪魔腥膻之物,它能臭乱神明,使丹胎之气零落,三魂七魄靡倾。正如《黄庭内景经•百谷章第三十》中说:百谷之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返老得还嬰,三魂忽忽魄靡倾,何不食气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黄宁。”因此,只有炼气,才能使人长生不死。

《内景经•呼吸章第二十》教化人们说:‘‘呼吸元气以求仙,仙仙公子已在前,朱鸟吐缩白石源,结精育胞化生身。”呼吸元气,服食胎息,导引津液,阴阳之气流通不绝,故能孕生精气,助于成仙。《黄庭外景经•上部经第一》也说:“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若能常常服气,日积月累,可以返老还童。不仅服气累气有利于积精,而且咽津至肾亦能化为精。《内景经•隐藏章第三十五》“太上隐环八素琼,溉益八液肾受精”。修炼到一定程度,喉咙就会产生八素琼液,咽下肾宫就能转化为玉精。所以,积精累气,必须首先保养好肾。

(3)固精。所谓固精,即断除男女之欲。房中之事,最能耗损人的精气,为了固精保生,益寿延年,《黄庭经》主张守精禁欲。精,是人身“三宝”之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传统医学认为,精是人体的根本,精有两个来源:一是先天之精,来自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二是后天之精,来自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守藏于五脏,若五脏六腑的精与后天之精均藏于肾。肾中精气是否充盈,对健康长寿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道教历来很重视对精气的保养。《太平经》云:“人欲寿,当爱气尊神重精”;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释滞第八》也认为修仙的关键“在于宝精行气” 。《黄庭经》尤其强调精气保养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它认为积精宝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累气积精,秘藏精气;二是慎守精室,固守不泄。

《黄庭经》要求人们要慎守精室、固守不泄。《内景经•常念章第二十二》说:“急守精室勿妄泄,闭而宝之可长活”。对此,内、外篇的看法是一致的。《外景经•上部经第一》说:“长生要慎房中急,弃捐淫欲专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系子长留心安宁,推志游神三奇灵,行间无事心太平,常存玉房神明达,时思太仓不饥渴,役使六丁玉女渴,闭子精门可长活”。《内景经•琼室章第二十一》也说:“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忽之祸乡三灵殁.但当吸气录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内景,外景都极力主张保精固精,这样才能永葆安康。因此,在《外景经•下部经第三》的结尾说:“闭塞命门如玉都,寿传万岁年有余”。长生最要谨慎的莫过于房中之事为至急,只有弃捐淫欲,守精闭室,不使精气泄漏,才会避免死亡。

(三)漱咽津液的学说

《黄庭经》认为,漱咽津液可“却灭百病”,坚固灵根,而获得长寿。所以《黄庭经•口为章第三》说:“口为玉池太和宫,漱咽灵液灾不干。体生光华气香兰,却灭百邪玉炼颜,审能修之登广寒”。《外景经•上部经第一》说:“玉池清水上生肥,灵根坚固老不衰”。口为玉池宫,是津液生成之所,漱咽津液可使形体生发光华,却退百病,容颜如玉,以此修炼成真,可登广寒仙宫。玉池津液又可灌溉和肥养“灵根” (灵根喻人身之命根,即指心为神根、肾为精根,另一说灵根指“舌本”),使之坚固而不衰竭。

《黄庭经》还认为,漱咽津液可使人不饥饿,不食五谷,而可杀死体内“三虫”,“含漱金醴吞玉英,遂至不饥三虫亡,心意常和致欣昌”(《内景经•脾长章第十五》)。金醴玉英,皆指口中之津液。“三虫”,亦称三彭或三尸,即所谓人体中的三虫:上尸名彭琚使人好滋味嗜欲痴滞,中尸名彭质使人贪财宝好喜怒,下尸名彭矫使人爱衣服耽淫女色。漱咽金醴玉英,可使人不饥饿而使“三虫”(实指嗜欲、贪财、好色)死亡,从而使人心意和平而得长生。

(四)三丹田的学说

《黄庭经》的另一修炼特色是首次提出了“三丹田”的概念。“三丹田”简称“三田”,又称“三房”。如《内景经》说:“若得三宫存玄丹”,“三田之中精气微” ,“常念三房相通达” 。董德宁在《黄庭经发微》中说:“黄乃土之色,庭乃家之中,是三才各有三中宫也。”因此,一般均认为人身丹田有上、中、下之分,三黄庭与之对应。上黄庭宫脑中,中黄庭宫心中,下黄庭宫脾中,各有神灵居住其中,人身上中下三部均有“黄庭”,而以脾为其主宰。

上丹田在脑中部,两眉间内三寸处,为脑神泥丸所居之处,故又称泥丸宫。《内景经•至道章第七》说:“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一面之神”指眼、耳、鼻等头部七窍及面、发等,其神皆受脑神泥丸统领支配。中丹田在心部,又称绛宫。《黄庭经》说,“心典一体五脏王”,“黄庭中人衣朱衣”,“绛宫重楼十二环,琼室之中五色集,赤神之子中池立” ,“心神丹元字守灵” 。心为五脏之主,一身之宰,为红色器官,所以形象地说它穿着红色衣裳,是“赤神之子”,心神也名为“丹元”。《外景经》又说:“心为国主五脏王,意中动静气得行”。这里已经指出了心脏所具有的两种主要功用,即调血和理气。下丹田在肚脐之下三寸处,也有说是在脐下一寸、二寸或二寸四分,又称为关元、命门或玉都。道教继承传统中医学关于肾为人体先天之本的观点,认为下丹田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胎之处,内丹术修炼最注重下丹田,固精炼气,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最终都要将精、气、神沉入下丹田,如此长期坚持曰久,就会使精气充盈,内神强盛,于是人便可以形神相保,长生久视。《黄庭经》说:“两部水王对生门”,“五脏之主肾最精,伏于太阴成吾形,出入二窍合黄庭” 。“两部水王”指肾,可知肾为五脏之本,下丹田与肾脏在内丹炼养中是最重要的部位。气功学上说的意守丹田,一般就是指意守下丹田,气功学所讲的行气、运气也大都以下丹田为中心和归宿,而气功的健身养生效果是不容否认的。同时,《黄庭经》也很重视脾在人体中的地位。认为脾上通天庭,下联命门,对于上丹田、下丹田有保护维持作用。这说明,《黄庭经》重视脾脏不仅来源于脾土居中的观念,而且还由于它对脾的消化功能确有了解。

《黄庭经》突出强调脑、心、脐下三处,视其为人体最重要的三大部位,认为三者在维系生命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是人体生理学上的一大进步,也是道教养生学、气功学所最为关注的理论问题。

(五)五脏六腑的学说

《黄庭经》承继了汉代“五脏神”之说,阐发了道教养生中的五脏六腑的学说。在《内景经》中,有十四章着重阐述了五脏六腑的生理作用。脏腑是内脏的总称。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则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在《内景经•心神章第八》中,“六府五藏神体轻,皆在心內运天经,昼夜存之可长生”,说明了五脏六腑的重要性。

《内景经•心部章第十》中对心脏的形状及功能做了描述,认为心能知寒热、和荣卫、通血脉、调阴阳;心开窍于口舌,能吐纳五脏之气,识别五行之味。所以人能心安,就可以身体康健。《内景经•肝部章第十一》中对肝的形状及功能做了描述,认为肝主谋虑,藏血、魂魄之居。肝开窍于目,如曰月之明,肝气上与三焦气合,下为口中津液,津液过玄膺、明堂入丹田,真气流布,百骸受润,则无疾病。《内景经•脾长章第十五》对脾的形状和功能做了描述,认为脾为仓廪之本,纳谷物生味道,化糟粕,脾胃相合供应营养,那么血脉通畅,筋骨强健、肌肤丰润、营养全躯,就能延年益寿。故它重视脾的功能,称脾为下黄庭宫、人体的根本、五脏的要枢。《内景经•肺部章第九》对肺的形状和功能做了描述,认为肺为气之本,开窍于鼻,布气于七窍,主耳目聪明。认为肺气起自三焦,能调理五脏之元气,人若能把津液吞进丹田,那么肤色亮泽,百脉通畅,齿坚发黑,不会衰老。《内景经•肾部章第十二》对肾的形状及功能做了描述,认为肾者精之处,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骨。经中认为肾主五脏六腑、九窍津液之相连,开窍于耳,肾气充足,则耳聪目明,筋强骨健、百脉通畅。又肾藏精,认为人若止精可长寿。《内景经•胆部章第十四》对胆的形状和功能做了描述,认为胆主决断,为六腑之精。人若胆、力互用,能摄虎兵。又认为胆外名于眉目之间,喜怒皆行此处,愤则发上冲冠。

由上可见,《黄庭经》中对五脏六腑的看法,和中医对于五脏六腑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黄庭经》在其成书的过程中,吸收了一些中医的脏腑理论作为其养生理论的基础,而中医的脏腑学说,也在《黄庭经》中得到深入的阐发。

(六)天人合一的学说

道教自古以来十分重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认为人与天地万物都是由混沌之气所化生的。张紫阳《悟真篇》诗曰:“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 ,就是对人及宇宙万物生成于道的逻辑推演。

《黄帝内经》认为,天地是人的父母,说明了人与大自然又具有相感应的特点。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万物与人是一个整体,人只有融入到自然界中,才能与自然界相处融洽,彼此和谐。《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说:“于万物之中,惟人为贵。惟人是万物之首也,头圆足方,上阳下阴,皆同于天地。固天有风雨,人有血气;天有日月,人有眼目;天有万象,人有万神;天有八极,人有八脉;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地有五岳,人有骨节;地有草木,人有毛发;地有江湖,人有血脉:此者无不应于天地。人为万物之首也,若不禀天接地,负阴抱阳,岂于天地之中,惟人动合天地造化?” 道教认为人与天地具有同样的形体结构,产生了“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一大人身”’ 的观念。天人合一的观点表明,人是小宇宙,天是大宇宙,天人合一乃是炼丹家追求的最高目标。

《黄庭经》继承了《太平经》等古代道书中关于人身脏腑各有主神的说法,而以五脏神为主,故重视存思五脏神的色、形、气、服饰、姓名等。这种存思体内诸神的修炼方法自晋代以来流传很广。《黄庭经》继承了前人的存思理论并加以发挥。《黄庭经》中的存思法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存思体内真神,二为存思身外之物。存思身外之物主要是指存思日月星辰,其目的在于调整体内元气,使之与所摄取的日月星辰相合。《黄庭经》这种既存思体内诸神,又存思外界诸神的修炼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修炼方法。

《黄庭经》存思法的要点在于,调整体内元气,使之与所摄取的曰月星辰外气相合,即“采外景法”。在《内景经》和《外景经》中,多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修炼方法。无论是存思身内诸神,还是存思身外的自然万物,《黄庭经》强调修炼存思之法必须精诚苦修,才能得以登仙入道。

总之,《黄庭经》是上清经中的代表作,也是一部道教内丹学的奠基性的著作,更是一部道教教义与养生学、修炼学相融和的著作。相传魏华存传授《黄庭经》等经书给杨羲和许谧之后,上清派就开始形成了。上清派的养生思想又为著名道士陶弘景所继承和弘扬。陶弘景长期隐居的茅山便成为上清派中心,并使上清派在他之后逐渐演变成了道教茅山宗。由上清派和茅山宗数代道教养生家所发展起来的道教养生思想和理论方法也随之广泛传播。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