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6.png

玉清导览     道茶素斋‍     活动报名‍   法会安排

朱衣道人傅青主

朱衣道人傅青主




傅青主.jpg



傅青主1607-1684),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 (160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山西阳曲(今太原)人,初名鼎臣,后改名山,字 青竹,后改字青主,字号颇多,已知的已有石道人、朱衣道人等50多个名号。拜全真龙门派第五代道士郭静中为师,成为全真龙门第六代弟子,道名真山。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在当时有“医圣”之名。傅青主出生于医学世家,祖辈通晓医学。明末清初,连年战乱,致使疫病流行,民间缺医少药,死人难以计数。他亲睹了这样的悲惨情景,决心做一个治病救人的良医。由于他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又自幼受到家庭的熏陶,经过几年的潜心研修,就精通了医理。在外出游历期间,他还向许多医家和懂医的道士学习,并广泛搜集药方,以医济世。他曾在太原三桥街设立“卫生馆”,医名远扬四方。傅青主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 德高尚。贫穷病人请他看病,哪怕是山高路远,他也立即出诊,而且不要酬金,还免费送药 。

在傅青主留下的遗著中,尤以《傅青主女科》最为知名。《傅青主女科》是一部颇有建树的妇科专著,其内容体例及所用方药,与其它妇科书都大不相同。全书分为: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每一病分为几个类型,每一类型先有理论,后列方药。在论述中,先叙述一般人对这个病症的理解,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加以辨析。例如对血崩后昏晕的病例,作出如下辨析:“夫人有一时血崩,两 目昏暗,昏晕在地,不醒人事者,人莫不为火盛动血也。然此火非实火,乃虚火耳”。

书中的方剂,大多由他自己创制。譬如,将带下病分为5种类型,脾虚湿重的用完 带汤,肝经湿热的用加减逍遥散,肾火盛而脾虚形成下焦湿热的用易黄汤,肝经脾湿而下溢 的用清肝止淋汤。纵观全书,书中主要抓住了肝、肾、脾的相互关系,对妇科疾病进行调治 ,处方较为切合临床实用,因而颇受后世医家推崇。傅青主以《傅青主女科》一书闻名于世 ,但实际上,他的医学造诣是很全面的,并非只精于妇科。故有“医圣”之称。

傅青主集文学家、书画家、医学家于一身,但他自己对医学方面的造诣更为看重。他曾对友人说:“吾书不如吾画,吾画不如吾医。”其实,傅青主的书法造诣 极高,他为晋祠“齐年古柏”所作的“晋源之柏第一章”的书题,风 格遒劲,气势磅礴,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傅青主也很擅长绘画,他画的山水画“丘壑 磊落,以骨胜”,画的墨竹也气势不凡。傅青主之所以称“吾书不如吾画,吾画 不如吾医”,一方面当是对自己书法与绘画水平的自谦,一方面也表达了他对医学的偏 重。

明朝末年,官场腐败丛生。傅青主为人正直,不愿阿谀权贵。他愤然放弃举业,专心研究学问,博览群书,终日手不释卷。1644年,明朝灭亡。傅青主信守民族气节, 换上道士服,隐居在深山土穴之中,和母亲、儿子一起,过着坎樵采药的生活。外出时,他 总是身穿朱红色的外衣,以示不忘“朱”明之意。他曾写过一副对联:“日 上山红,赤县灵金三剑动;月来水白,真人心印一珠明。”此联首字为“日 ”、“月”,合为“明”字,表达了傅青主反清复明的思想。这 副对联至今仍挂在晋祠云陶洞的洞门上。

傅青主与儿子傅眉感情深厚,令人感动。傅青主27岁时,其妻不幸去世。当时,他的儿子年仅5岁。他发誓不再娶妻,与儿子相依为 命,艰苦度日。他时常与儿子同乘一车,外出采药卖药。晚上,父子二人围坐在灯下,父亲 就为儿子讲授文学、医理。后来,傅眉也精通了文学和医学。在傅青主流离在外和隐居的生 涯中,傅眉一直相伴在他的身边。在隐居晋祠期间,傅青主与傅眉都喜欢在晋祠的“齐 年古柏”之下散步。傅青主为齐年古柏书写了“晋源之柏第一章”的题字, 表达了他对古柏的喜爱。傅眉则写了一首《古柏歌》:“左柏右柏幽影寒,客子徘徊于 其间;右柏左柏幽影淡,客子歌罢高云散。”傅青主对之颇为欣赏。
傅青主在年近80岁时,与其相依为命的爱子傅眉竟先他而逝。经受不住晚年丧子的巨大悲痛和打击 ,傅青主在数月后也溘然辞世。傅青主下葬时,仍然身穿朱衣。有数千人参加了他的葬礼。

傅青主辞世距今已有300多年了,人们并没有忘记这位杰出的医学家、文学家。在 傅青主曾隐居过的山西晋祠,修建了傅山(青主)纪念馆,馆内有傅青主的雕像。他隐居的云陶洞(又称茶烟洞),也依然在供游人观瞻,并被命名为“石洞茶烟”而成为 晋祠的八景之一。

“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这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一句评语。

傅青主博学多才,当时人就称赞他的学问像大海一样广博(“学海”),可以说他是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经 学、先秦子学、佛经道藏、医学、书法、绘画、诗词、音韵、训诂之学甚至武学等各方面都 有较深造诣,其涉猎之广、成就之大,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特别是他生活在明末清初的 战乱不稳之际,“著述无时又无地”,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委实是奇迹了。

他是一个书法家,被推许为清初第一人。《淮安府志》记载傅青主到淮安后,“寓能兴寺……山诗名遍天下,淮人求诗字,门限几断。又数 为淮民脱冤,人德之。”慕名来求他书法诗歌的人几乎把门槛都踏断了!(一点都不让 现在的追星族呢)而且他每到一地,路见不平即挺身而出,为民解冤,深得百姓的爱戴。

他是一个画家,他的画与八大山人风格相近,《图绘宝鉴》评述道“画出町畦之 外,邱壑迥不犹人,其才品海内无匹,人不能尽识也。”赞誉他的山水画突破传统技法 风骨,卓绝于世。

他是一个医学家。说他是“家”,除了因其医术高 明,还因为他写了不少医学著作,据传不管是多么复杂难治的病,他都能手到病除,来找他 看病的人非常多,他“贵贱一视之”,并不因病人的贵贱富穷而差别对待,在当 时就有“仙医”的美名。青主所著医书遗稿,被后人整理编为《傅青主女科》、 《傅青主男科》、《傅氏幼科》等,特别是《傅青主女科》是中医学名著,至今仍惠及医界 。

他是一个旅行家,足迹踏遍了半个中国,他甚至把自己的归宿想像为,走不动了就死在山林之间(“横尸于大林丘山间”)。清人王士禛《池北偶谈》记载青 主父子“常粥药四方,儿子共挽一车,暮抵逆旅,辄篝灯课读经史骚选诸书,诘旦成诵 ,乃行。”生动展示了一幅苦中有乐的行旅读书图!

他是一个武林中人,史家称他“性任侠”,在他的诗中也有“剑术惜其疏”,“盘根砺 吾剑,金铁满山鸣”的句子。然而更有力的证据是,1984年在山西灵石县发现了一本名 《傅山拳法》的拳谱,经鉴定正是傅青主所著。又据《石膏山志》载,清顺治四年(1647年) 春,青主和儿子傅眉到山西灵石县天空寺演示打坐和五禽戏,传与寺内主持道成法师,接着 又传授给了寺内和尚以及当地名士吴成光。确实,想想青主既参加过抗清斗争,又敢于在战 乱动荡之际行走天下,没有一身武功和胆气倒是不正常的。

但我最佩服傅青主的,还是他的民族气节和至性至情。满清入主中原后,作为一名有骨气的知识分子,傅青主参与并支持了民间的抵抗运动,并因此被逮入狱,受到严刑拷打,但他“抗词不屈,绝粒 九日几死,门人有以奇计救者得免”。康熙皇帝下诏举行博学鸿词科考试,通过这个 段网罗各地有名儒士,傅青主被迫到北京后,素闻傅青主才学的康熙帝免去了他考试的形式 ,直接授予他“中书舍人”的名誉官职。按惯例是要向皇帝磕头谢恩的,但年迈的青主倒在地上,绝不磕头,在那个专制权威压死人的时代,这是难能可贵的傲骨。

傅青主是一至情至性之人。他重师生之义。崇桢九年,他的老师袁继咸被诬陷入狱,29 岁的青主率领书院同学100多人进京告状,史载“山徒步走千里,伏阙讼冤。孙振怒, 大索山。山敝衣蓝缕,转徙自匿,百折不回,继咸冤得白。当是时,山义声满天下。” (孙振,指当时诬陷袁继咸的山西巡按御史张孙振)更可贵的是,当袁继咸重新被启用后, 在武昌当官(“湖广武昌道”),邀请傅去武昌,但青主以“违老母久 ”(很久没有见到老母亲了)的理由婉言谢绝。他重夫妻之情。他这一生只娶了一个妻 子,在青主26岁时他的爱妻病逝,之后他再也没有续弦。他自己说是作了道士的缘故,而了 解他的戴廷栻则一语道破,“自谓闻道,而苦于情重”。十四年后,在他漂泊的 路上,他写了首怀念妻子的诗,其中有“不然尔尚存,患难未能舍”的句子,读 来令人心酸欲泣。魏宗禹先生说青主行医精通妇科,想来是因为妻子的缘故,这我是相信的 。他重父子之情。他是一个好父亲,把儿子傅眉培养成了文武全才。当傅眉因病逝世后,青 主悲痛万分,精神上受到极大打击,不久离世。傅眉临终前写了《临终口号二首》的诗: “父子艰难六十年,天恩未报复何言。忽然支段浑无用,世报生生乌哺缘”和 “西方不往不生天,愿在吾翁双膝前。我若再来应有验,血经手泽定新鲜。”初 读至此,笑天亦是心神激荡,心有所念,眼泪夺眶而出,这是怎样深沉的一种父子深情啊! 青主知道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唯一的担心是傅眉留下的两个孩子会被人欺辱,于是一生甚 少求人的青主分别给他的一些做官的朋友写信,低首托孤。他给李振藻写道,“愚父子 怛焉长逝,特以两孙为托,孱弱无依,穷鸟不能不投长者之怀也。”他给魏象枢写道, “环翁知我为我,使此两两孱小,得安田亩间。隔世拜惠,乃庄子所谓死生同贯也。 ”他给载梦熊写道,“家门不幸,两孙失依,内外眷属无可缓急者。罗叉外侮, 良繁有徒,群凌沓至,实难支御……特遗此书,求加护持。”我不知道后 来这些富贵朋友们有没有帮上忙,但从这些书简中,看到了一个老人最后的心灵挣扎!给载 梦熊的信中最后说“篝灯草治,笔自此绝”,已经是绝笔之辞了。

傅青主逝世后,“四方来会送数千人”,有几千名群众自发来为这个野道士送行, 这可以说是对他一生最好的盖棺之论。明年,青主诞辰已至400年,希望山西和全国的学界医 界以及民间能够好好地纪念一下,毕竟,如斯人杰,400年了还没有第二个,他是我们中华民 族的骄傲,是一个永远不会被磨灭的名字。

(作者:佚名)

文章分类: 名真高道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